2月12日,元宵节。古城大街上,快递小哥赵鹏飞送完车上的包裹,已过午时。他骑着电动三轮车,赶到山西顺丰中转场。当天,有不少奔走在一线的快递从业人员,忙里偷闲歇一歇,聚在一同闹元宵。
中转场的歇息室内,欢声笑语,处处透着喜庆。忙完手头作业的分拣员、叉车司机、调度员、快递小哥,连续走进来。
“小刘,快来,一同猜灯谜,有难度。”32岁的刘旭东,是一名叉车司机。听见熟人招待,他笑呵呵允许回应。室内挂了百余条灯谜,供我们竞猜。有人看着谜面,冥思苦索。有人猜出谜底,面露笑脸。
刚卸完一车货,刘旭东有点乏累,打了个呵欠。一切进出太原的快递,要在中转场完结分拣、安检、打包等处理,他担任的叉车作业是其间重要一环。卡车鱼贯而入会集卸货时,他也最忙。场地里,每天他得驾驭电叉车,来回跑两三百趟。看着简略,但要把货品放准方位,并不是特别简单。从新年到元宵节,快递量长时间处在“高位”。他和许多搭档,据守在岗位上,等忙完这阵子再歇息。
“我记住前些年,也是这样一个时间段,快递量特别多,任何一个人都手忙脚乱。现在大不一样,都是智能化分拣线,大伙忙而不乱,再多也能从容应对。”38岁的高华龙,是一名快递分拣员。他打开了话匣子,说起感受最深的改变。
“可不是吗!我也领会到了,分拣线越来越‘聪明’。快递处理量翻倍,出差错反而少了。”37岁的分拣员王丽军接上话茬:“这一行开展真快,就连新年、元宵节,每天也有那么多快递。”
周围,一名快递车驾驭员听到说话,也靠近说起来。他常常拉着快递跑远程,显着感觉到,从太原“走出去”的快递更多了,他因而跑得趟数更多,跑得更远。靠着尽力,收入也渐渐变得好。
“来,我们一同煮元宵。”有人呼喊一声,开端往锅里放元宵。有人给我们发放餐盒。
“黑芝麻馅的,我喜爱,得多吃几个。”28岁的常超杰刻不容缓吃了一颗,软糯甜美。他大学毕业后入职山西顺丰,是中转场的设备技能工程师。
“远景不错,我会结壮尽力,做到更好。”常超杰笑着说:“我也没想到,自己会从事快递作业。一说起快递,有人会想到走街串巷送包裹。其实是个误区,这个职业触及许多环节。而且随只能设备的不断使用,单纯的膂力岗位日渐削减,关于计算机、工程技能等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大。我很看好这一行。”
从新年到元宵节,春节的热烈气氛画上了一个满意的句号。我们吃着、聊着,元气满满、决心满怀,畅想着未来的新生活。记者 李涛 文/摄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含在内)为自媒体渠道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渠道仅供给信息存储服务。
你们发现没?现在的燃油车跑1000公里需求加油500元,纯电动车跑100得花多少钱呢?
单位里呈现怪现象:中层领导给快退休老搭档组织作业,费尽心机、斗智斗勇,意料不到!
浙江3人20+大胜青岛追到总分1-1 余嘉豪25+7完胜杨瀚森2分6犯规
新消费日报 新疆用户现可享淘宝大件家装包邮及送装一站式服务;清明节假日国内出游总花费超575亿元;绿茶集团港股IPO获证监会存案……